不久前,被人們親切稱為籃球“蘇超”的江蘇省城市籃球男子超級聯(lián)賽在灌南縣落幕。全省籃球精英激烈較量,最終南京海晟隊捧起2025賽季冠軍獎杯。賽事期間,場館上座率超過80%,場均吸引近3000名觀眾現(xiàn)場觀賽,帶動城市文旅消費約412萬元,同比增長28%。
從中央到地方多部門引導推進體育公園、全民健身中心、健身步道等群眾身邊的場地設施建設,支持完善農村地區(qū)和邊疆地區(qū)全民健身場地設施,持續(xù)補助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……隨著基本公共服務日益均等化,小城市和大城市間的基建差距逐步縮小,甚至可以與之“掰掰手腕”,由此帶來的一些中大型體育賽事不斷下沉,已是常態(tài)。比如,今年8月份,擁有8條2000米標準賽道和先進的配套建筑的泰州水上運動訓練基地,就承辦了2025年全國賽艇U系列青少年聯(lián)賽部分賽事。
體育強則中國強,國運興則體育興。小城辦大賽,是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生動實踐場景之一。規(guī)劃提出,要建設體育強國,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,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?!靶〕恰鞭k“大賽”,把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賽事搬到家門口,讓群眾可以享受到豐富精彩的文體盛宴,幸福感會更加清晰立體、可觸可及。
把大賽“搬”到小城家門口,不是“照搬”。大城市辦大賽,場館豐富、經(jīng)驗足,舉辦各類賽事都有底氣;但小城市則不能依樣畫葫蘆。依據(jù)自身特色,在某一領域進行專攻、打好基礎,走出一條特色體育賽事與當?shù)匚穆孟嘟Y合的路子,這才是小城市彎道超車的關鍵所在。依托豐富的少數(shù)民族文化資源,以及當?shù)氐纳降刈匀痪坝^,貴州龍里縣多次舉辦中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。而在比賽之外,少數(shù)民族歌舞、攝影、賞花等活動,更是紛至迭出。少數(shù)民族文化與山地景觀的混搭,這恰是大城市所“難以匹敵”的優(yōu)勢。同樣,依托水系資源豐富的自然特點,張家港市將龍舟錦標賽與城市嘉年華活動巧妙組合,打出了一張非常亮眼的“水韻江南”城市名片。
大賽亦是大考。不過在正式“大考”之前,可以先做“小考”“模擬考”,練練手、試試水。小城市在經(jīng)濟體量、人口規(guī)模、賽事運營經(jīng)驗等方面,和大城市都存在差距。但這種差距,并非天塹鴻溝:通過不斷加強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,從群眾日常所能接觸可感的健身活動組織、場館場地建設著眼著手,增強供給和服務能力,打有準備之仗,在一次次考驗中提升城市運營能力,在面臨大賽大考時,小城市會更加從容。灌南縣在舉辦籃球“蘇超”決賽之前,今年以來就已舉辦各類籃球賽事超100場次;而為滿足群眾需求,當?shù)夭粩嗤度雽m椯Y金完善籃球設施,僅2024年就新增改造28座籃球場,目前全縣籃球場總數(shù)達485個。前期一系列的準備和鋪墊,也讓灌南縣在承辦籃球“蘇超”第二階段決賽時,更有底氣。
籃球比賽的終場哨聲早已落下,但街頭巷尾的熱議仍在繼續(xù)?!靶〕寝k大賽”,不僅關乎賽事本身,更是一次城市氣質的重塑;在消費數(shù)據(jù)不斷增長的熱流之下,全民健身的浪潮更是持續(xù)涌動。當越來越多的小城立足自身特色,以賽為媒、以民為本,我們便有理由期待:那些可能曾經(jīng)隱于聚光燈外的“小城”,將會在體育強國的活力長卷中,找到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。
(朱紹岳)